全国服务热线 :400-009-9696
首页 考研政治资讯 徐之明揭秘 | 《史纲》特点及高性价比备考指南

徐之明揭秘 | 《史纲》特点及高性价比备考指南

2022-04-30 17:12 来源:互联网 作者:考研小编
摘要:《中国近现代史》的基本特点之一,是内容庞大但考题不多、分值不高,这就意味着一旦用错了方法,就是花了大量时间却只能拿有限的分数

《中国近现代史》的基本特点之一

内容庞大但考题不多、分值不高

这就意味着一旦用错了方法

就是花了大量时间却只能拿有限的分数

因此,这门课应该这么复习

1所谓内容庞大

是指这门学科所对应的时间跨度,不仅有近代还有现代;所涉及的内容不仅有理论还有实践;所关涉的知识点囊括时间、地点、人物、事件、会议、著作、文件等等方面,林林总总,千头万绪。


2 所谓考题不多、分值不高

是指根据《考纲》的规定,《中国近现代史》的考分为14分。题目为四道即两道单选、一道多选和一道分析题。

那么,面对这门科目,考生该如何下手?其实,秘诀就隐藏在这门学科的名字当中。


《中国近现代史纲要》中的“中国近现代史”给定了全部知识的总体范围“中国”指空间;“近现代”指时间;“史”指故事。换言之,“中国近现代史”实际上就是指近代、现代发生在中国土地上的故事。展开来讲,《中国近现代史纲要》所考查的对象,是两段历史四个时期


1 “两段历史”

中国近代史中国现代史两大部分。中国近代史即从第 一次鸦片战争到新中国成立的一百多年的历史;现代史即从新中国成立一直到当前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。

指1840~1919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;1919~1949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;1949~1956社会主义过渡时期(又称社会主义改造时期或社会主义革命时期);1956年到当下的社会主义建设时期。


“四个时期”

指1840~1919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;1919~1949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;1949~1956社会主义过渡时期(又称社会主义改造时期或社会主义革命时期);1956年到当下的社会主义建设时期。

由此可见,“中国近现代史”时间长、内容多、头绪乱,同学们要相对完整地了解和掌握,的确得静下心来,下一番老老实实的功夫。从应对考试的角度讲,“中国近现代史”要学好,对学术基础、学术能力的要求不高,而端正、踏实的学习态度是决定性的。


文章9.png

作为公共政治课,《中国近现代史纲要》的落脚点不是“中国近现代史”,而是“纲要”。具体而言,是通过讲历史,将其中的“纲要”提取出来、让学生重点把握。所谓“纲”是指这门学科的基本脉络和逻辑线索;所谓“要”是指重要的时间、人物、事件、文件等。


那么《中国近现代史纲要》的“纲”都有哪些呢我的看法是“两个主题四条主线四大结论”。

1“两个主题”

主题之一:中国近现代史是中国人民为赢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不断探索、顽强奋斗、最后取得成功的历史;

主题之二:中国近现代史是中国人民是经过社会主义革命、建设和改革,逐步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的历史。


2“四条主线”

    主线之一:中国人民的抗争史。在这一主线上,我们可以将鸦片战争、第二次鸦片战争、中法战争、中日甲午战争、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串联起 来,由此将与此战争有关的条约也编串起来,捆绑记忆。

主线之二:中国人民的探索史。在此线索上串联了5次探索,即农民阶级的太平天国运动和义和团运动;地 主阶级领导的洋务运动;民族资产阶级领导的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。

主线之三:新民主主义革命史。这近30年的历史实际上就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反帝反封建的 革命。

主线之四:社会主义建设史。这里面主要包括社会主义改造的历史以及改革开放的历史。


3 “四大结论”

是指:历史和人民选择了马克思主义;历史和人民选择了中国共产党;历史和人民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;历史和人民选择了改革开放。

把握了这些“纲”,不仅便于学好近现代史,而且有很强的实战功效。回顾往年真题中的分析题,本科目的考点实际上都是围绕这个“纲”来选材的,尤其是其中的“四个结论”。所以同学们在复习时,务必紧扣住。


关于《中国近现代史纲要》的“要”重要的时间、人物、事件、文件等。那么这些重要的东西到底具体包括哪些内容?这里一定要导入现实感这个关键的筛选标准:凡是与现实相关的,通常都可断定为重要。比如,逢整数年(10年、50年、100年)的历史事件;与党的现行路线、方针、政策导向相贴合的事件;最 高 领导人讲话中提到的事件等。

文章9.png


总之,用现实的眼光来打量历史,其重点就水落石出了。此外,同学们在学习《中国近现代史纲要》时,一定要注意与《毛中特》联系起来,与《形势与政策》呼应起来。


考研网络-择校小程序01.jpg





特色课程
相关文章推荐 更多>
    预约试听
    英语 政治 数学 考研留学
    点击预约试听
    在线课堂

    排行榜 更多 >